文/纪布垒富优配
东汉末天下乱,各地诸侯风起云涌发展势力,互相攻伐争霸天下。在那些枭雄中刘备可谓是人尽皆知,虽说他是皇族后裔,但也是个落魄的,和平头百姓没啥不同。
刘备年轻时不爱学习,三国志中记载,他好打架喜爱华丽美服,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个“街溜子”,后来有幸结实关、张二人才走上了发家之路。
因为是乱世,刘备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弱小,因为客观因素使他的雄心大而资本少,最厉害的时候才有几百上千人的队伍,是在经受不住大小硬仗。于是,刘备开始准备走“人和”的发展路线。
在刘备当平原县令时,他就与当地百姓同甘苦,来收买人心,此举着实有效,让很多平头百姓甚至仁人志士觉得他仁义,自己的实力也有所提升。
在刘备离开平原县后,很多人愿意追随他而去。因此,尝到“仁义”之甜的刘备决定往后一定要将这个名头一直贯彻下去。“惟贤惟德,能服于人”,虽说是句口头禅但却成为了刘备的标杆。至少在表面上,刘备的言行在当时都是符合道德要求的。
展开剩余75%但真实的的刘备在本质上真是爱民如子吗?有一点可以看出他并不如此。在刘备对自己的女人的态度,尽显刘备枭雄本色。
人称刘备“爱民如子”,但在对待妻儿上却极其随意说舍就舍。纵观刘备一生,抛妻弃子就发生了四次。
公元196年,吕布投奔刘备的徐州,后来趁着刘备出征夺走徐州,并掳走刘备家眷。刘备丢了根基无路可走,主动示弱求和吕布,这才要回自己妻儿。正史中记载此时刘备还没有儿子,只有妻妾和姓名不详的女儿。
公元198年,刘备投靠于曹操,想要借势重夺徐州,这一次,刘备被打的损失惨重,吕布麾下战将高顺又将刘备的妻儿掳走送给吕布邀功。
无奈之下,刘备只能重返曹操的许都,在这期间他也没想将妻儿赎回,因为他曾说过这句话:“兄弟如手足,妻子如衣裳”,在刘备心中,女人的地位远不及为他卖命的兄弟重要。
公元200年,刘备又想反水曹操,谋划很久也有很大把握能成功,可是因其运气实在太差,路遇袁绍这个坑货,致使夹击计划落空,刘备不得不逃往冀州,在这期间,刘备可是独自逃命,弃众而走。
后来,刘备又再次抢回了徐州,因为得罪了曹操,曹操率大军前来讨伐刘备,刘备打不过曹操,又将其妻儿掳走,而这次他的二弟关羽,也被俘虏进入了曹营。
刘备最后一次抛弃妻儿,是在公元208年,还是曹操讨伐刘备的时候,刘备落败于当阳长坂坡,仓皇逃命,部队被打散与刘备同行的只有诸葛亮,张飞,赵云等人。
此时,刘备的两个女儿落入曹操之手,如果按照当时的“规矩”,刘备的女儿极有可能被当成战利品赏赐给曹军军士处置,两女结局不言而喻。
从这点来看,刘备的做法可远远相悖于“仁义”。显然,刘备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儿尚且这样,那就更别提社会底层的百姓了。刘备这种行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枭雄应有的本色,所谓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。
从这点来看,刘备确实是一个善于伪装,非真正意义上的“仁义”之人。我们再来看刘备的老祖宗刘邦,当年刘邦打败仗跑路,为了让马车跑得更快些,也亲自将吕雉与自己的儿子赶下了车,才得以活命。
从这方面来看,刘备最终取得成功,并非全都靠着他的仁义,而是归功于他的果决舍弃善断与枭雄本色。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,诸葛亮曾建议刘备武力夺取宗亲的荆州与益州,刘备听后表现为大喜之色,这也可以说明刘备的狠厉。
由此我们可知,刘备枭雄本色中的果决,才是诸葛亮愿意跟他混的重要原因,毕竟诸葛亮可不是等闲之辈,想要崛起与争霸乱世,一味讲究“仁义”必然是死路一条。
本文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,《三国演义》,《品三国》,《百度百科相关词条——刘备垒富优配,史实上的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相关资料》
发布于:天津市犀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